我在2007年末才開始接觸底片,使用底片拍照或是拍照,是我目前最持久的興趣。這些年,科技進步得多快,底片市場萎縮就有多快,每每說起來總有些淡淡的哀傷。
在這樣低迷的氣氛中,相片館還能撐多久,我們不知道。我也不知道目前全台經營相片沖掃服務的老闆們,怎麼看待相片沖掃業務和需求。是等著需求慢慢消失,還是想辦法在低需求中找出「個性化服務」。
每個行業中,總有人不斷的在逆境中嘗試新的想法,我認識的麗來攝影,就是其一,所以有了這次相當具有實驗性的個人數據化軟片掃描體驗。或許國外已經有這樣的服務,但對於台灣這樣極小的市場,這樣的服務被接受的程度如何,目前還是個未知,但我想對於那些沒有高檔底掃機,又想掃出屬於自己風格檔的人,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。(比如大家很愛的日式空氣感之類的XD)
當我第一次聽到這服務時,雖然覺得有意思,但大致上是還是無感XD。純粹是個人懶惰,不求上進(怕麻煩),對於沖掃結果,向來是店家給我什麼就什麼。當然也會有朋友勸敗應該朝自沖自掃,才有樂趣,但我始終興趣缺缺(就是懶)。
我一開始覺得自己似乎用不到這個服務,因為個人數據化軟片掃描要填一些掃描的數據,覺得有些麻煩,但還是報名了體驗服務,嘗嘗鮮。沒想到填完數據,看到成品後,竟然開始有些FU了!!! 會開始思考,下次怎麼拍,數據怎麼調。本來沒需求的我,竟然默默的這樣被洗腦了! ( 腦波弱ㄚXD)
另外,這項服務可能會引發一些疑問,比如:因為後製失去底片色調或拍底片的意義。這點我倒覺得還好,就算是自沖自掃,不也是一種暗房的後製?
不廢話了,來瞧瞧無調和有調版的差別吧。這次先放135個人底片版,我自己喜歡有調過著版本。另外麗來有提供2捲底片體驗(彩負黑白各一),我選120,之後再放上來。
我不想兩張併列作比較,覺得拆開來看,會有不一樣的感受。
相機:Minolta X500 , 50/f1.4 MD
底片:Paradies200
以下為無調整版,顏色較濃,反差稍大些
以下為調整版
#對比全部(-)暗部(--)亮部(N)
#銳利化(N)
#彩度(-)
#顆粒抑制(+)
#色調(Cold)
#是否代為調濃度(明暗)_Yes
#濃度調整_偏亮
麗來攝影個人化數據服務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tes/905714682797843/
外縣市朋友可線上下載數據卡,郵寄沖掃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0ByIrDuPhE8EKc0pCM1hYS2hoc0E/view